时间:2023年5月17日星期三13:30-15:30
地点:教学楼6304多功能教室
主持人:郭耀广 教授
时 间 |
报 告 题 目 |
报 告 专 家 |
13:30-14:00 |
分子筛封装型VOCs净化催化新材料:性能和机制研究 |
彭洪根教授 南昌大学 |
14:00-14:30 |
西部典型脆弱生态区域微塑料分布特征及迁移机制 |
张珍明 教授 贵州大学 |
14:30-15:00 |
三沙湾养殖衍生有机物的沉降、扩散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
周进 研究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15:00-15:30 |
含氟高分子材料的可控制备与靶向提锂研究
|
杨光教授 安徽农业大学 |
报告专家简介:
彭洪根,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获得者(原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科技部项目评审入库专家,南昌大学215人才计划首批“赣江青年学者”,主要从事二氧化碳转化、环境催化、VOCs治理、移动源/固定源尾气脱硝、柴油机尾气净化等研究工作。独立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作为骨干参与多项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和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多项。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CS Catalysis、Journal of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近100余篇。
张珍明,博士后,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学者”、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生态学首席专家、贵州省千层次人才、贵州省林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州省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委员会专家、贵州省科技专家系统会评专家、贵州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贵州省三区人才。主要从事喀斯特山区土壤保育与植物营养,脆弱生态区域生态恢复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科技平台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等科技支撑项目30余项。作为第一起草人制定了贵州省地方标准12项,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6项;获得贵州省青年科技奖1项,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贵州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贵州省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贵州省农业丰收二等奖1项,贵州省专利奖1项。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国际主流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周进,博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生态学会海洋生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学会理事,国际多毛类动物学会会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首批入选人员。主要从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和修复等方面研究,近年来在中国沿海多毛类动物物种多样性以及海水养殖、海上风电工程建设环境效应减缓与修复等领域开展了部分创新性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等科研任务20余项,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第1申请人授权各类专利7项,荣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优秀监测成果三等奖各1次。
杨光,博士后,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智能型生物基高分子和超分子材料;多孔性含糖材料用于工业电子废水处理及病虫害生物防治。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包括JACS, Angew, ACS Nano, Chem. Commun, Biomacromolecules,Resour. Conserv. Recy.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并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多项基金项目。